近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吹風會。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會上表示,自2010年以來,中國陸續開展了6個低碳省(區)和81個低碳城市、52個低碳工業園區、400余個低碳社區和8個低碳城(鎮)試點,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低碳試點體系。
李高介紹說,我國圍繞批復的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各類試點積極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在低碳發展規劃、綠色低碳發展配套政策、低碳產業體系、數據管理體系、目標責任考核、低碳綠色生活方式、低碳管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和成效,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指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開展國家低碳試點和近零碳排放示范,能夠通過產業、能源、交通、建筑、消費、生態等多領域技術措施的集成應用、政策制度和管理機制的創新實踐,實現對碳排放總量的有效管理,使碳排放快速降低并逐步趨近于零,并在實現碳中和的基礎上協同減少部分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可見,低碳試點和近零碳排放示范對于推動實現我國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峰且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對外承諾,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
李高表示,近年來,我國扎實推進試點示范,引領綠色低碳發展。
一是,重視規劃引領,主動將低碳發展融入各地區發展規劃體系。部分試點以低碳發展理念引領城鎮化進程和城市空間優化,加快推進生態低碳向深層次延伸。依據部分試點對“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實施進展的評估結果,試點城市的主要規劃目標基本實現、重點任務基本落實。
二是,先行先試,積極探索以碳排放峰值目標為導向的創新體系。已有多個試點初步提出了碳排放達峰目標,不少試點通過公開渠道對外公布。特別是2017年1月啟動的第三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進一步明確以實現碳排放峰值目標、控制碳排放總量、探索低碳發展模式、踐行低碳發展路徑為主線,以建立健全低碳發展制度、打造低碳產業體系等為重點,探索低碳發展的模式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工程創新。
三是,多措并舉,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產業體系。“十三五”以來,多個試點的三產比重提升速率高于全國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或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產業結構逐步向綠色低碳循環的方向轉變。
四是,創新理念,主動實踐低碳發展先進制度。部分試點先行先試,積極開展低碳發展立法工作,發布《低碳發展促進條例》,強化低碳發展的法治保障;部分試點探索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及區域分解機制、發布《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探索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二氧化碳排放評價制度;部分試點大力開展低碳技術與低碳產品認證,促進低碳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進程,加大低碳技術推廣力度;部分試點積極創新氣候投融資機制,設立了低碳發展或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探索開展碳資產托管、碳質押貸款、碳現貨遠期產品、碳眾籌及碳保險等多種氣候投融資業務。
五是,重視基礎研究,強化低碳發展科技支撐。部分試點成立低碳研究中心、低碳發展專家委員會、低碳發展促進會、低碳協會等機構,提升低碳發展的研究和決策支撐水平。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低碳發展能力建設培訓,建立低碳項目儲備庫等,努力形成低碳發展共識和提升低碳管理水平。
“同時,我國還提升基礎能力,不斷完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統計和管理體系。絕大部分試點地區開展了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部分試點建立起常態化、規范化的清單編制機制,從而清晰、準確地掌握城市溫室氣體排放的特征。普及低碳理念,積極倡導低碳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深化低碳示范,探索近零碳排放發展模式。以及多方探索,統籌開展多類型低碳試點。”李高如是說。
基于試點期間取得的顯著成效,未來,各試點如何將低碳發展作為推動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李高談到,下一步,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為引領,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重要抓手,加快構建以峰值目標為導向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和政策體系,并進一步在實現碳中和等方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先進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