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債券發行增長迅速,多因素驅動綠色債券市場日趨完善
自2016年以來,在自上而下的政策持續推動下,我國綠色金融事業發展迅速,綠色金融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綠色債券作為綠色金融市場發展較為成熟的領域,受到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廣泛關注。2019年上半年國內綠色債券激勵政策頻出,市場規模顯著增長,綠色債券類型更加豐富,資金用途更加靈活,綠色項目標準正在逐步統一。展望下半年,綠色債券發行規模有望持續增加,制度標準體系日趨完善,綠色債券年度發行規模有望再創新高。
一、2019年上半年國內綠色債券市場回顧
2019年上半年,我國綠色債券市場增長迅速,共發行綠色債券84期,發行規模1316億元,較2018年同期水平(48期,523億元)呈現大幅度增長,發行期數和發行規模的增幅分別為75%和52%。2019年綠色債券品種更加多元化,新增地方政府綠色市政專項債。西部多地發行綠色債券,發行地區進一步擴大。
2019年綠色債券發行期數和發行規模占債券市場[1]總發行期數和發行規模的比例分別為1.32%和1.65%,較2018年同期水平(發行期數占比0.9%,發行規模占比0.78%)均有較大幅度提高,可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迅速,但未來發展仍有較大空間。2019年上半年我國新發綠色債券市場呈現如下特征:
1、整體發行情況漲勢明顯,綠色公司債發行規模躍居首位
整體而言,2019年上半年各券種的發行規模均高于2018年同期水平。2019年新發行綠色債券較2018年同期情況相比,呈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化。一方面,2019年上半年打破了綠色金融債發行規模屢居榜首的情況,綠色公司債的發行規模躍居首位(422億元),超過綠色金融債的發行規模(380億),由于“G三峽EB1”單筆發行200億元,拉高了整體發行規模;另一方面,從債券種類看,除市場上常見的綠色金融債、綠色公司債、綠色企業債、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綠色資產支持證券和綠色資產支持票據之外,新增地方政府綠色市政專項債,體現了財政政策對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
2、第三方評估認證更加集中,環境咨詢機構認證比例最高
從第三方評估認證情況來看,2019年上半年共有55期綠色債券進行第三方評估認證,共涉及12家評估認證機構,在綠色債券發行總期數中占比65%。目前,綠色債券第三方評估認證機構的種類較多,主要為環境咨詢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和信用評級機構,其中環境咨詢機構認證的綠色債券期數在所有經第三方評估認證的綠色債券總期數的占比(38%)較上年同期(31%)進一步提高,超過會計師事務所(20%)和信用評級機構(36%)排名第一。上半年為國內綠色債券發行提供第三方評估認證最多的機構為聯合赤道。
3、募集資金主要投向清潔能源、清潔交通和污染防治領域
2019年上半年,根據央行發布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15年版)》劃分,已明確和可估算[1]具體投向的綠色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清潔能源、清潔交通和污染防治,其中投向清潔能源領域的資金占披露投向的募集資金規模的34%,較去年同期(18%)大幅提升。投向清潔交通領域的資金規模在各領域中排名仍為第二,占披露投向的募集資金規模的24%,較去年同期(13%)漲幅明顯。2019年,未能明確估算具體資金用途的綠色債券主要為部分信息披露不完全的綠色金融債以及非公開發行的私募債、資產支持證券和資產支持票據,占發行總規模的3%,占比較上年同期(24%)明顯下降,綠色債券募集資金信息披露透明度進一步提升。
4、新增多地首發綠色債券,發行主體區域進一步擴大
2019年上半年,我國綠色債券發行人涉及地區(25個)較上年同期(17個)漲幅明顯。與2018年同期相比,甘肅、廣西、江西、青海、四川、西藏、重慶為新增綠色債券發行地區,西部地區多地發行綠色債券,發行主體區域進一步擴大。由于北京、廣東、江蘇、山東和浙江地區經濟較為發達,金融活躍度高,這些地區綠色債券發行期數較多(8期、13期、10期、8期、8期),合計占綠色債券總發行期數的比例為56%。
5、地方政府發行首支綠色市政債券,發行主體更加多元化
2019年上半年綠色債券的發行主體新增地方政府,贛江新區政府發行首支綠色市政專項債券,使綠色債券發行主體更加多元化,地方政府參與綠色債券的發行,將進一步加強財政政策對綠色發展的支持作用。此外,與往年的情況類似,2019年上半年綠色債券的發行主體仍主要集中于國有企業(59家,74期),較2018年(37家,40期)漲幅較大。發行綠色債券的公眾公司數量有所提升,由2018年上半年的1家提升至2019年的3家。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綠色債券發行量仍然較少,在綠色債券市場的參與度有待提高。
二、2019年下半年國內綠色債券市場展望
1、綠色債券統一的標準體系正在逐步構建與完善
綠色金融領域的標準體系將進一步統一。2018年9月,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綠色金融標準工作組會議在京召開,綠色金融標準制定的組織架構形成,建立了六個小組研究六大類綠色金融標準,我國的綠色金融標準框架體系也基本確立,綠色金融標準正在制定和推進中。2019年3月,國家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發布《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該目錄是綠色金融標準體系中的“綠色金融通用標準”,為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等標準奠定了統一的基礎和參考。同時,《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也正在進行修訂,統一的綠色債券標準正在逐步構建與完善。
2、綠色債券激勵政策越發“真金實銀”
國家政策層面,2018年央行決定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范圍,主要包括綠色金融債券等。2018年人民銀行發布《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綠色信貸業績評價》,評價結果納入銀行業存款類金融機構宏觀審慎考核。2019年5月,人民銀行發布《關于支持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發行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的通知》,探索擴大綠色企業發行綠色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用途,交易商協會為試驗區內企業發行綠色債務融資工具開辟綠色通道,支持即報即核,專人負責。地方政府層面,持續推出綠色債券扶持政策,從“鼓勵”轉變為“實質性激勵”,實質性激勵政策包括對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等提供貼息、發行補助、擔保補貼等降低綠色金融成本的政策。
3、綠色債券年度發行規模有望再創新高
隨著綠色債券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動力度逐漸加強,新增多地首次發行綠色債券,同時綠色企業主體認定等方式的出現使綠色債券的資金用途更加靈活,從而也推高了綠色債券的發行規模。2016年至2018年,年度以人民幣計價的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均位于2000億元左右水平,過去連續3年的統計數據顯示,下半年綠色債券的發行規模較上半年呈月均10%-22%的增長率水平。由此可預計,到2019年底以人民幣計價的綠色債券或將突破3000億元,年度發行規模有望再創歷史新高。